陳天橋34歲成為中國首富。馬34歲,騰訊上市。丁磊30歲,網易上市。
2012年,在所謂的世界末日之前,聚美優品推出了一個電視廣告。夢想注定要獨自旅行,路上一定不能少了質疑和嘲諷,這已經成為年輕人為自己說話,反擊別人冷言冷語的口頭禪。2014年5月,巨美溢價在紐約證交所主板上市,80年代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歐身價飆升至80億元人民幣。
70后帶路的局面逐漸被消解。以陳歐為代表的80后開始登上頂峰,而來勢洶洶的90后則讓人摸不著頭腦。張天翼用網絡思維賣米粉,郭列用臉占微信朋友圈頭,霸道總裁俞佳文明年要給員工發1億。
銀桑,一個1992年出生的企業家,曾經說過我在幼兒園有一臺玩游戲的電腦,我在小學的時候接觸了網絡,開始玩網絡游戲,然后去玩手機游戲。我們這一代人從未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時代。我們有越來越多的選擇,我們想做更酷的活動。現在,銀桑是一家網絡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這群90后企業家,不僅物質生活豐富,眼界也更開闊。初中的時候,我通過網絡知道了世界的浩瀚,知道了自己以后會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而不是做父母期望的醫生、律師、會計。在談到為什么要創業時,一位90后創業少女對《it時報》記者說出了埋藏在心底的創業沖動。
◆90后拒絕貼標簽
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下,會有一種以年齡來標記一群人的方式,證明整個社會環境有著強烈的愚昧和功利心態。這是我對這一現象的基本評價。東格智新聞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姚新宇拒絕了采訪。事實上,他現在拒絕所有媒體采訪,因為他不想被貼上90后的標簽。包括我在內的幾個人,都在30歲以下被列入福布斯前30名企業家,但值得慶幸的是,真正有能力的長輩和同行,不會懷疑你的能力,也不會嘲笑你。創業圈不同于娛樂圈,但商場才是戰場。& lsquo并非所有高調曝光的技巧都能產生正面價值。
云計算企業蘇杰互聯網的首席執行官郭秀峰也拒絕了采訪,理由是一旦高調,將會造成重大損失。
90后是個偽命題。一個標簽怎么能代表一代人?90后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個人都有個性。1992年出生的年輕首席執行官銀桑在得知自己被貼上了90后的標簽后,有些難以接受。事實上,在it時報記者采訪的眾多90后創業者中,很多人對90后這個標簽表示無奈。在目前的輿論語境下,90后標簽的含義首先是腦殘,然后是顛覆、創新、瘋狂、人格等。另一位90后創業者在談到自己貼的90后標簽時說,我覺得不能代表我,至少我不是腦殘。
腦殘破碎的一代,這是前些年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90后的形象。但久而久之,這是很多公司在不知道90后會血本無歸的時候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90后作為一個活躍的受眾和消費的生力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群年輕人,他們的社會地位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姜在《少年中國》節目中說,現在媒體的輿論環境傾向于討好90后,但我覺得90后是冷靜的,也有人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偉眾傳媒》的制片人、《年輕的中國》的制片人姜說。
任何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優點,這很正常。在我看來,90后并不是一個整體。一位風險投資家認為,媒體給90后貼上標簽、進行追逐是一個偽命題。
◆哪些老家伙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么
那些老家伙不知道我在想什么。這是備受爭議的90后企業家余佳文在最近的一次媒體采訪中所說的話。在最近播出的《青春中國》中,明年給員工上億是你的事,這讓余佳文成為輿論焦點。
馬佳佳用性玩具揭開了過去流傳下來的思想的遮羞布,而余佳文則用網絡流氓的口吻聲稱明年要給員工發1億工資。和他們一樣,更多的90后作為一代站了出來。
大多數90后創業者都有類似的輟學經歷。創業不是他們長大后的選擇,而是他們年輕時越來越多的夢想。從小學四年級開始,銀桑的夢想就是成為比爾&米德;蓋茨,長大后去美國留學,學習創業。他中途輟學了。退學只是一種選擇,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我是學創業的,學歷對創業沒什么用。
相對于70后、80后受過良好教育、大學畢業后創業,90后的創業觀念更為直接,看到好機會就要馬上去做。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來自硅谷的車庫創業傳奇的吸引力遠遠大于他們的前輩白手起家之前流傳下來的故事。
無論是低調還是高調的90后創業者,改變和顛覆都是他們創業的動力,他們不認為所有的輿論都會認可自己。我認識的90后創業者,工資都很低。因為我覺得一個創始人如果拿了錢,就證明他不信任自己公司的股份。60后,70后,80后都不理解這個概念。他們會說怎么避免領工資,他們會說我在作秀。銀桑在許多場合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只有90后才能理解90后。在看項目時,VC王強(化名)特別關注彈幕和動畫創始人的年齡。如果是90后或者泛90后(85后出生接近90),他會給這個項目加分。這些項目70后80后都做不了。
而90后創業者的絕對自信卻成為輿論反擊的焦點。有時候在學校看到我對90后創業特別熱情。我告訴他們你最好讀完這本書,這是第一本書。薩夫蘭亞洲投資基金(Safran Asia Investment Fund)創始管理合伙人閆妍最近向90后企業家喊道,不要認為他們都是天才,創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想想70、80后做什么有意義嗎,想想90后做什么有意思嗎?蔣認為,90后更早熟,不在乎周圍人的看法,更堅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90后,如果你認可你的企業文化,他們會為企業努力,因為他們的一般是& lsquo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我們在做顛覆性的事情
我們不想成為風口上的豬。為什么要當風口上的豬?其中一些不是& lsquo酷,我們必須做得非常& lsquo酷派事件,風口上的豬是去年的熱門話題,小米的雷軍用了一個比喻,選一對潮流豬就能飛上天。在90后,成功的意義不僅僅在于結果,而在于做更酷的事,做顛覆性的事。
你覺得你做的事情是顛覆性的嗎?當然可以。這是很多90后創業者的相同答案。
創業團隊里有五個人,無私,對生活很淡,都是在留學期間通過微信朋友圈認識的。有幾個人一見如故,畢業后就創業了。他們的創業項目是p2p(個人對個人)租車服務。車主閑著沒事就把車掛在站臺上,需要租車的可以從站臺上選擇。2013年,他們的平臺carshare在香港推出。一年之內,4000名車主通過這個平臺向5萬多名租車者租車。2014年5月,他們開始進入內地,上海是第一站。
現在可能有點艱難,但我們很快會搬到一個更大的地方。12月2日晚9點,《it時報》記者來到位于上海楊浦區金鑒路的臨時辦公室。這里面積不大,130平米左右,兩張長桌呈L字形排列。除了兩個創業團隊成員簡薛鑫和吳佳農,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和一個三十多歲的外國人還在電腦前工作。吳建農表示,兩位工程師分別來自百度和微軟。
我們在顛覆。坐在玻璃墻隔開的辦公區的簡易沙發上,簡薛鑫和吳佳農談論著他們正在做的革命性共享經濟。
吳建農認為,他們是第一批將這一概念引入中國的企業,這無疑是顛覆性的。當記者談到這種模式是改良的還是顛覆性的革命時,簡薛鑫問,你認為蘋果手機是顛覆性的嗎?它只是智能機器的一種改進。
杰里米&米德多,他寫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他的新書《零價格社會》中,里夫金解釋說,人們可以在物聯網上直接生產和共享能源和實物,并利用大數據和算法來提高效率和生產率,將生產和銷售的邊際價格降低到接近零,顛覆某些行業的資本主義交換經濟。
然而,許多經濟學家指出,零價格社會與基于稀缺利潤和看不見的手的經濟理論不一致。懷疑論者說,如果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和共享是免費的,公司不能收回價格,怎么會有創新和生產的激勵呢?
無私做同類服務的Pp租車,去年10月進入中國,11月初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的B系列融資。
◆就是這一波90年代
我們為這一波90后投了票。
在一家知名投資機構的辦公室里,一位年輕的投資經理在微信上回應各種90后創業者,手指飛舞,突然抬頭淡然說了這句話。
這兩年,他接觸了北京、深圳等地數百名90后創業者,投資了動畫、社交、眾籌行業的幾個新秀項目。在這期間,我和這些年輕人稱兄道弟。線上集思廣益,線下聚會,談創業,談理想,談未來。經過長時間的接觸,他也被90后的某種特質所打動。
衣食無憂,追求理想,獨立思考,勤奮,精力充沛。與嬌生慣養、非主流的負面印象相反,他對90后網絡創業者的評價最高,成為資本界眼中最理想的創業者。
90后的創業者能充分理解年輕人的想法,做出足夠新穎的產品。在這位年輕的投資經理眼里,這群年輕的網絡創業者和現在的主流客戶沒有文化和思想上的代溝,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會像80后創業者那樣有來自家庭的壓力,有足夠的時間追求自己的理想,精心打造一個項目。
激情和獨立使90后成為理想主義的企業家,但在具體的商業運作和企業管理過程中,沒有經驗就顯得有些不成熟。易題庫的創始人吳興宇,高三的時候做了一件不尋常的事。在慶祝母校北大附中50周年校慶時,他自編自導了一部微電影。吳星宇覺得很棒,因為以前沒有校友這樣紀念過他的母校。這件事讓吳興宇看到了一個優秀想法的意義。大學的時候,吳星宇去北京電影學院讀導演,但是大三的時候,他選擇一邊讀書一邊自己創業。他開創的行業不是電影領域,而是一個面向教師的在線教育產品簡易題庫。
目前,五星宇企業有20多人,與200多所學校合作,客戶數量已超過10萬。吳星宇坦言,企業融資壓力不大,最主要的問題是招人難。我們都是提前三個月儲備人才,要求至少三年經驗。
20出頭的年輕人,管理一個企業不容易。余佳文試圖用一種非常規的方式顛覆從前傳下來的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常規。他削減了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讓員工自己支付工資。但在“青春中國”節目現場,現場評論者立刻質疑,你的管理方式是指一幫人,不是一個團隊,一個團隊還是要靠制度來維護的,不可能是沒有規則的方塊。
上述投資經理認為,與以往流傳下來的商業項目不同,他們在投資90后創業項目時,并不急于實現業務或抽回資金,而是給他們一個寬松快速發展的空,并在企業運營過程中給予及時的建議和指導。在一定程度上,90后創業者和投資人更像朋友。
◆90后創業范例
小天才變成小ceo
薛來出生于1992年
科技企業ractiv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在浩瀚的銀河系中,有一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薛來。
16歲時,他與林晨陽和李仙姬憑借鼓舞人心的多點觸控接口數據傳輸技術贏得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那一年,三個還是高中生的小伙伴還沒有創業的想法。他們保留了1000美元的獎金作為專利申請的研究基金,而剩余的2000美元捐贈給了遭受地震襲擊的成都。
次年,他與錢學森、高琨一起站在影響2009年世界華人獎的舞臺上。
對于喜歡沉浸在科研中的他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專注于大平臺的科研。
高考那年,他把去美國留學的機會束之高閣,初衷是為了一年省下三四萬,減輕家庭負擔。于是,他決定在gap year待一年,并給英特爾公司發了一份簡歷,成功進入了上海英特爾亞太R&D中心。他是整個企業唯一沒有本科學歷的正式員工。
一年后,在新加坡的林晨陽也服完了兵役。林晨陽告訴薛來:我們一起創業吧。薛來說:好的。兩人一見如故,薛來放棄了學業和英特爾這樣的大平臺。當時父母都不支持他們創業。
他們擁抱手工產品touch+,自費買機票去美國,挨家挨戶跑投資企業。回顧那年的比賽,薛來戴著一個前額涂有透明膠水的自制設備,身后放著一臺thinkpad筆記本電腦,面對著對面的kinect,有時會舉起雙手,有時會做出拿著茶壺的動作。
美國風投很老套。他們不投你的票,不讓你走,不溫不火的放在一邊。于是,他們轉向眾籌。出乎意料的是,這款類似于微動和跳躍動作的手勢控制裝置,可以省去手在鍵盤和鼠標之間來回移動的麻煩,前三天在kickstarter上就籌到了10萬美元。后來,他們從新加坡紅點創投(Red Dot Venture Capital)那里拿到了50萬美元,但由于硬件價格高,投資不足以支持他們在新加坡租一間像樣的辦公室。由于資金短缺,薛往返于上海的家中,通過skype與遠道而來的同伴們一起工作。
一位90后首席執行官與一群平均年齡在40至50歲的叔叔一起創業。薛來有信息表達和相處的困惑。我現在在慢慢改變。感覺只要把員工當伙伴,就可以平等的態度和他們一起工作,沒有階級觀念。他說。
在看似沖動的創業選擇背后,雪萊以每周工作100小時的瘋狂方式為自己工作。他已經寫了20萬行代碼,但還沒寫完。這個周末盡量讓司機。薛來告訴《it時報》記者,我總是喜歡埋頭做事,有時我不能很好地與同事合作表達信息。
屢戰屢敗的企業家
李佳升出生于1990年
小帆船在線
余佳文不能代表我們整個90后創業群體,也不能浮躁。李佳告訴記者,她中性的聲音很容易辨認。
李佳,一個90后的非主流女孩,身體里有叛逆的因素。她喜歡去酒吧。
在她的微博上,她還寫了放松之魂生活網首席執行官的頭銜。調酒師和放松之魂生活網都是李佳的創業項目,都是以夜生活為切入點,但現在都被擱置了。
如果你只付出了80%的努力,你不能說你已經盡力了,但你應該付出120%的努力。談到剛成立的困難,李佳說,朋友讓我去參加投資人大會,我在門口徘徊了很久,沒敢走過。
大二的時候,李佳以實習的方式來到《創業家》,她的動機很確定:認識人脈,尋找資源。2012年初,她花了半年時間做市場調研,當初在同一個城市做活動的想法被打消了,因為她發現,如果把音樂、展覽、線下的朋友都抓起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適合創業項目。
一天晚上,她在酒吧參加了一個公開的邁克活動。會場很熱鬧,她有個想法:要不我給吧臺顧客做個產品?
組織了兩次開麥克活動,發現中國人不像外國人,場地很慢很熱。雖然每一個活動都賺錢,但是沒有辦法放大。李佳努力總結產品失敗的原因。通常,酒吧顧客是& lsquo刷臉卡,熟悉老板,可以打折。網上打折自然不會留住客戶。
在她設計完bar guest app的ui圖紙后,迫于家人的壓力,她回到了澳大利亞繼續讀研。但是她沒有放下這個項目,讓國內的合作伙伴幫忙找技術人員寫代碼。直到2013年底,技術還是沒有談妥。可能合作伙伴不同意,我們團隊就散了。李佳說。
在她看來,團隊建設比運營宣傳甚至產品本身都重要。合作伙伴分為付出、付出資源、貢獻三類,最重要的是可以互補。她說。
今年3月,她開始操縱目前的項目“小帆船在線”,這是一個幫助海歸進行就業培訓、咨詢和招聘的網站。目前網站已經上線,李佳計劃一個月后回國尋找投資。
◆大家都說
你怎么看待90后的創業者
有人說90后沒有60后的焦慮,沒有70后的順從,沒有80后的壓力,沒有心態,只為夢想奮斗,只為自己和愛自己的人活著,很酷,很有感染力。
由百度百家發起,如何看待90后創業者?投票的網民中,70%的人站在廣場上,認為應該給予越來越多的包容和支持;29%的人站在對立面,認為泡沫太多,應該理性。
正方形
姜(青年中國制作人)
余佳文有很多爭議,但他的年輕沒有爭議。我認為他希望事件是透明的。他曾在節目中說:我喜歡稱自己為年輕人,因為90后終究會過去,但青春永遠不會過時。
在我們節目的預調查中,我們會發現90后的生活環境更好,教育環境更好。他們不用承受80后的壓力,也沒有80后那么謹慎。他們不期待創業,但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從國家政策來看,國家不鼓勵年輕人盲目創業,這些創業者可能只有1%成功。
王軍(ipo俱樂部創始人,80后創業者)
80后很糾結,有生活壓力,養活自己,買車買房;90后的想法更有根基,他們可以為所欲為,執行力強。
90后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機會,從小就開始接觸互聯網。移動網絡這兩年迅速普及,似乎是一個新大陸。與網絡相比,普及更快,客戶群更大,采用更頻繁。你會發現90后對網絡模式創新的理解比他們的前輩更深刻。
有人說90后一畢業就出來了,甚至輟學創業。他們沒有資源或人脈,空有激情。在我看來,資源永遠不會成為90后創業者的障礙。
如果一個90歲的老人帶著他的項目來找我孵化,只要他對自己的項目有深入的了解,喜歡創業,有團隊領導和凝聚力,我都愿意投他的票。
對手
網絡專欄作家老鐵
(真名智智濱,目前在做o2o創業)
90后的共性之一就是有很多有創意的東西,想法很顛覆。我覺得這樣很好。然而,有一個問題是在現實層面上往往難以實施。思路很顛覆,而商業模式不太顛覆。
余佳文就是一個例子,它并不代表整個90后創業群體。他有很多好的地方,但有些東西是以前傳下來的無法顛覆的,比如以前傳下來的企業管理做法,科學真實,野路子很危險。
對于80后來說,當時的創業者很多,但戴志康和李想最后都挺過來了。其中一個有技術門檻,另一個有專業的管理團隊。我覺得90后創業公司能活下來的比例在30%到40%之間,有技術或者管理門檻的公司能活下來。
梅(innospace投資人)[/s2/]
90后做事考慮少,有利有弊。優勢在于他們的行動能力強,劣勢在于計劃不足,大起大落,不確定性大。
橫向比較70后、80后、90后是沒有意義的。首先要看團隊和項目的綜合成熟度。
Innospace一年看幾千個項目,90后項目不會超過30%。
標題:[軟文營銷]創業的90后:做不一樣的事件
地址:http://wenfangge.com.cn/xinwen/24375.html
免責聲明:文芳閣軟文營銷平臺所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